作者:劉寶民 來源:中國保險報·中保網
從媒體獲知,天津市濱海新區將為養老機構床位和符合條件的老人上“三重保險”,從而減少因老年人意外傷害引發的矛盾和糾紛。
據介紹,“三重保險”包括養老床位綜合責任險、全民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商業保險。此舉將為全區19家養老機構、2個社區延伸服務機構、6個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的1359張床位投養老床位綜合責任保險,為647位80周歲及以上低保和低收入老人投意外傷害險。
目前國內多地都在下力量推廣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(又稱“老人險”)工作,現在有延伸到養老床位綜合責任保險和意外傷害附加保險,這既能實現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雙贏,又為參保的老年人提供了一種可靠的人身風險保障方式,解除了晚年生活的后顧之憂。與此同時,各地還在推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系列保險產品和服務,幫助老年人系牢安全帶。
業內人士介紹,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的參保對象一般年齡不設上限,戶籍無限制,購買每份保險的保費低廉,最高可獲3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保障,每人一次可以選購4份保險,總保額超過12萬元,同時還能獲得意外傷害醫療補貼,這在相當程度上解除了老人和家屬的擔憂,也為社會和諧增添了一枚砝碼。
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,老年人的意外風險問題日益凸現。一組統計數據顯示,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.2億人,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。由于老年人因為普遍年事已高和身體機能退化,遭受意外傷害的可能性明顯增加,一旦發生了意外傷害事故,高額的經濟支出時常讓家庭不堪重負,這是一個不容回避又必須面對的民生課題。
值得關注的是,過去老年人能購買的意外傷害險,但多數屬于其他保險的附加險,保障范圍窄,年齡有上限,最高為80歲,在理賠的范圍上也存在較多限制,使得此類保險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。不妨舉例佐證,此次遼寧出臺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打破年齡上限、打破地點限制、打破戶籍限制,規定只要在當地生活或工作的55歲以上老人均可參保,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發生意外造成的傷殘均可索賠,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全面的保險保障。
筆者認為,此舉起碼有三點好處:一是有利于增強老年人和家庭抵御風險能力,二是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,三是有利于弘揚社會公德,助人為樂,對解決“扶不扶”的道德問題會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。除此之外,有關部門應該和保險公司合作,通過潛移默化通俗易懂的方式,幫助參保的老人年明白責任范圍、報案方式、理賠途徑、投訴渠道等,一旦發生意外事故,可以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。
人的生老病死是永恒不變的自然法則,尤其是老年人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愛與呵護,有關部門要出臺得力措施,建立長效機制,確保政策落地,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溫馨幸福,從這個層面上說,我們有理由為“老人險”點個贊。